如何细致阅读经典外文文本?

1.前言

我最近在阅读彼得·斯特劳森(P.F. Strawson)的《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Individuals: An Essay i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也是好久没有这样认真地阅读经典外文文本了。随着学生生涯的结束,这样的阅读活动可能会从自己的学习中彻底消失。借着这个契机,我也是逐渐使自己放纵一年的心情逐渐平复,回到以往的阅读、思考和写作日常中来。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思考和记录了一些您可能在任何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关于精读外文文本的一些经验或方法,希望对一些人能有所启发。

2.用十倍、二十倍于一般文本的耐心阅读经典外文文本

我把话题限制在经典外文文本。作为中文母语者,中文经典文本当然也具备这样的特征,但是,它们没有语言隔阂,要相对轻松很多。

经典外文文本是你的研究领域或你感兴趣领域绕不开的文本。一旦打算阅读它们,首先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就是,要以十倍、二十倍于其他文本的耐心阅读。许多人的阅读,就失败在这。一般而言,他们远没有这样的耐心,这导致在他们的阅读生涯中,对他领域的经典外文文本的掌握总有些浮于表面,未触根本。说他们没有认真读过,也不准确,但说他们真的读懂了,也不正确。

读书当然是尽可能多快好省。我也见过一些十分聪明的学者,读书速度极快。比如我之前提到 Z 君,大概一周就把一本大概五六百页的解读黑格尔的英文哲学文本给读完了,还在豆瓣上做了高屋建瓴的点评。

这里就有一个 成本收益权衡问题 。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慎重。对我而言,时间有限,我只能阅读最重要的文本,一旦选择了任何文本,必须尽可能读懂它。读一本书的时间大概本来可以让我读三本书的了。这时候,我就要权衡,我得到了什么,损失了什么?我的读书策略正确吗?

我策略就是,尽可能读懂,以最大的努力触及根本。即使因此导致少读了许多其他文本,也在所不惜。我有时会将自己与 Z 君那样的人相对比。我会仔细阅读他的论文,从他的字里行间窥探他对经典文本的掌握程度,他的哲学水平。结果可想而知,我会感觉他理论掌握的精致程度,确实要打了点折扣的。从这个对比中我会获得慰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策略,我选择了一条较少有人走的路。

3.对任何译本的阅读都不能替代对原本的阅读

几乎所有经典外文文本,都有中文译本。越是经典,译本的质量也越高。比如康德、黑格尔的著作的经典译本。大量的经典外文文本的译本质量,就不那么乐观了。这里,可以说的问题太多了。我这里仅仅提出几个要点。

第一,即使是最经典的中文译本,对于专业的研究者而言,也是不够的。如果你是康德研究者,任何的译本都不足以支撑起你的研究。你必须回到原典的阅读。语言的隔阂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第二,译本所能发挥的最好作用,是为初读提供一个概览,为后续的原典阅读做些准备。此外,译本的一般作用是为非专业读者、感兴趣读者提供粗浅了解的途径。

第三,任何译本,都不能取代对原典。许多哪怕是最经典的译本,也会偷偷使用中文表达习惯来变换外文的,而这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原典中语词的词性会被改变。例如,名词会被改成动词,反之亦然。而这对于哲学阅读而言是致命性的。因为不同的词性意味着可能承诺或可能不承诺某种存在论身份。将一个名词改成动词,原典的存在论承诺就会被隐藏了,反之亦然。还有就是,有的译本为了适应中文表达习惯,大量的改写原典的句子结构,例如将被动改为主动。这也会带来相当严重的问题,这将隐藏原典所表达的事物之间的真正关系;由于句子结构的改变,中文读者也会失去原文所强调的重点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最后,归根结底,译本之所以无法替代原本,在于语言之间的隔阂。即使译本能够避免大多数翻译技术上的问题,以及上述所提到的深层问题,除非直接阅读原本,无法做到真正理解原本。

在我极为有限的阅读经验中,我记得李幼蒸老师翻译的罗蒂(Richard Rorty)的《哲学和自然之镜》(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就是典型的随意用中文表达习惯改写原本的例子,虽然读起来顺畅,但抹掉了原本许多精细的表达。它问题不在于翻译技术,而在于翻译理念。而王玮老师翻译的塞拉斯(Wilfrid Sellars)的《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Empiric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就是避免上述问题的典范。我在 2020 年的寒假苦读塞拉斯的著作,当时借助王老师的译本。那时不仅感慨,即使译本的质量做到极致,还是会碰到不太理解的段落或句子。这是译本质量有问题吗?有时候并不是,而是,必定有一些概念或表达,除非自己去看原文,就不能理解,事情就仿佛是,这一段或这一句必须自己亲自翻译一样。

4.读懂的最大要义是保持耐心,特别是在前两章

读懂肯定是最重要的阅读目标。但怎么才算读懂?需要多大程度的读懂?为了某种程度的读懂,值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这些问题表明,读懂不是一个全有全无的概念,而是一个程度性的概念。在多大程度上读懂,取决于愿意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下面是我认为值得思考的几个要点。

4.1 第一,为了读懂,必须尽可能保持耐心

经典文本肯定不是一遍或两遍就能读懂的,而是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一般而言,许多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阅读过程中心浮气躁。他们在前两章读的似懂非懂的情况下,贸然继续后面章节的阅读。就像对于政治家来说,战争一旦开启,最大的目标是结束战争,许多学习者的阅读一旦开启,最大的目标就是结束阅读,读懂,反倒只是次要的目标。

如果我们的最大目标是读懂,那么对前两章的阅读上就极端重要。保持耐心最重要的是对前两章保持耐心。前两章一定要反复阅读,直到几乎所有的语句、段落和节都读懂。一定要沉得住气,因为只有这样,后面章节的阅读才会顺利尽心,也才能阅读越快。

前两章读不好,读了个大致印象,读了个似是而非,后面不但越读越不懂,还会越读越痛苦(不止精神上的,还有身体上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后面的阅读其实白白浪费时间,因为注定不可能读懂。

一种理想情况是,前两章的阅读时间要占据总阅读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前两章读懂了,后面的阅读自然水到渠成。

另外,每当任何一章读完,都要停下来回顾,看看哪些地方还没有读懂。必要时,回顾和重读之前的章节,甚至从头开始。永远要记住,阅读进度不是阅读的 KPI,读懂才是。

4.2 第二,以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学术阅读

这一点,我在 之前的文章 中专门做了讨论。这里简单重复一下。中学时期老师教的阅读理解方法,比如划分段落结构、总结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提取中心论点、概括论证论据等等。但是,许多人到了大学,就把这些东西给丢了。在他们看来,这纯粹是语文的、应试的东西,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做“学术的”、“真实的”阅读了。然而其实无非就是寻章摘句:寻找触动大的句子或段落,或者在页边写点联想。至于,比如说,这一章讲了什么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每一节是如何组织的,这一节讲了什么,这一段讲了什么等等,完全不清楚,也不会考虑。

我在阅读《个体》时对每一段做的总结,这是细致阅读特别重要的要求,也是笔记的基本内容
我在阅读《个体》时对每一段做的总结,这是细致阅读特别重要的要求,也是笔记的基本内容

中学为什么要那样教阅读理解呢?因为好的文章就是那样写的。举两个例子。G.E. 摩尔(G.E. Moore)的《伦理学原理》(Principia Ethica)的目录,每一节都是一个命题。边沁(Jeremy Bentham)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甚至在页边空白处处为每一段写下段落概括,可见在出版时,作者进行了多么精心的修改。

《伦理学原理》的目录
《伦理学原理》的目录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段落概要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的段落概要

4.3 第三,译本引导,反复回顾原本

在有好译本的情况下,自然要先读译本,可以先读一两章,以便获得一个概览。当然,后面免不了要回到原本。因为有了之前的译本阅读,原本的阅读会的变得很轻松。

一般情况下,如果译本的质量很好,且对原本的阅读的要求不是极高(比如,不是对于你的研究而言绝对要搞懂的核心文本),那么大可以译本阅读为主,以原本阅读为辅。每当译本阅读中遇到障碍,就要对照原本,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问题都出译本的翻译上,不是翻译不准确,就是像前面所说的,必须要有自己的翻译。

当对文本的阅读要求极高时,就应当以原本阅读为主,译本阅读为辅,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直接丢掉译本。

对于译本,还存在一个在阅读中检查译本质量的问题。译本质量如何,最终还是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检验。如果译本质量不佳,错误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对照阅读的必要,就应该直接丢弃。我必须负责任的说,大多数学术著作,读原本比读译本更好。

我现在讲一下阅读外文经典文本中遇到的语言和理解问题。按照我的经验:

第一,一遍阅读是绝不可能读懂的。第一遍、第二遍的主要目标是清除语言障碍,在语文层面上读通文本。这就要求尽可能清除阅读中遇到的生词、长难句障碍。这里我的方法是,把阅读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我会把我查阅的生词顺道纳入生词本,并集中时间学习。这避免了无目的地记单词。经常出现的生词必定是相关领域的常见词。另外,英美哲学文本的语言其实并不难,但其中的一些常见的单词在哲学文献中有特定的意思,与日常中的用法,以及相近的单词的用法,有微妙的差别。我说的单词学习,不但是记住词典上的一般解释,还要注意这些微妙的差别。比如,对于常见的英文单词,explain、interpret、account,它们的意思相近,它们经常都被直接翻译为“解释”或“说明”,但在哲学文献中,却有特别微妙的差别,错误的使用会导致错误的表达。

克服语言障碍的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经验是,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文法习惯。一开始我们会不习惯,阅读难度很大。但随着在前期(比如前两章)阅读中对长难句的分析的进行,我们会逐渐熟悉作者的文法习惯,后续的阅读就会变得顺畅很多。比如斯特劳森,我一开始觉得他的写作并不是那么清晰,但随着前期阅读的进行,我逐渐摸索到了他的文法习惯,比如习惯用 that of,of that,of which 等我之前不熟悉的语法成分来组句。所以,在处理长难句时,最好让 AI 来帮你分析它们的语法结构,并就你不懂的句子成分提问。相信会有很大帮助。

第二,一般在前两章,最基本的语言障碍就会被克服,这样后续就能更快进入知识层面上的阅读之中了。我发现,如果已经做了两遍阅读,那么第三遍乃至第四遍的时候,阅读的顺畅感会特别强烈。读懂的希望也会在前面向我们招手。我特别珍视这样一个过程和体验。这一切的关键就是耐心。没有耐心,语言障碍首先就不会被克服,会觉得文本有着它实际上并没有的晦涩程度。但一旦真的耐心读上两遍(特别是前两章),在第三遍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现,其实文本并不是那么晦涩,写作也相当清晰,理解自然也没那么困难。我希望每一个读到这里的读者都能够认真考虑我的这一建议。

4.4 第四,读、想和写缺一不可

我仍推荐我一直在践行的读、思考和写一体的方法。我们不应该只哲学,还要哲学。由于我之前已经就这个问题做了专门讨论,所以,我这里仅仅提做一些补充说明。

如果你阅读一本哲学著作,丢掉文本之后,你就再也不会想它,你其实做多是在学哲学,而不是做哲学,并且可以说,你肯定不会真正读懂它。为什么?你的阅读时间不足以让你领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或理论。这很好理解,作者经过精心的思考和组织的时间远长于你的阅读和思考。作为普通读者,我不相信我们要比作者花费的时间还要少。

在《 我的思考只有十分钟 》这篇文章中,我讲述了我是如何在丢下文本后继续思考的。那个时候,在去食堂的路上,在一个人默默吃饭的时候,我都会陷入某种沉思,不断回想之前的阅读。然后,我可能会把自己对于某个难点、概念、问题的理解,尝试以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写成一篇小文章。

这个要求或许很高,不过我仍推荐给那些阅读核心文本的人。只有当你能真正写下来,你才有可能真正搞懂。

5.艰深阅读活动可能会引发值得注意和应当解决的身体反应

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要讲一个可能任何人都没有讨论过的问题,那就是在阅读中身体状态或反应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其实之前也有专门写文章讨论过,这里也只是做一些补充说明。

首先,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体力活。越是艰深的文本,对身体状态的要求就越高。一天中满打满算能有四到六个小时,是高效时间,其余的时间,不是用于休息,就是用于吃饭或运动等等。要阅读艰深著作,最好是从某个短暂睡眠中醒来之后开始。或许最好是午睡之后开始,因为这个时候你不饥饿,大脑状态异常的好。尽管阅读前的小憩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浪费时间,但其实它是必要的。有的人非常勤奋,例如,午饭后马不停蹄地阅读,一天之中没有中途休息。按照我的经验,即使并不困,即使头天晚上的睡眠总量已经得到了保障,最好是能够从短暂的睡觉中醒来之后再阅读艰深的著作。

其次,阅读艰深著作还会让人大脑难受,表现就是某种我不好形容的阻滞感。我的表现可能有些特殊,我会有相当强烈的生理反应:越来越感到看不懂文本,身子到了读不懂最简单的句子的程度,脑子越来越转不动。这是在我的阅读生涯中,所面临的最为棘手和最为难缠的问题。

我从本科时起就面临这个问题。后来我逐渐摸索出一些端由来:阅读艰深著作,若大脑持续接受不能理解的信息,就会产生极高的压力,并引发会阻滞感反应。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心急。明明没有文读懂,但是往下读。在不读懂上一段的情况下接着读下一段,不读懂上一章的情况下读下一章,就会越来越难懂,越来越心急,持续不断的刺激之下,大脑发生了阻滞反应,转不动了。

解决的关键就是保持耐心。要特别在阅读初期反复阅读,步步为营。在不读懂前一段、前一节、前一章的情况下,不继续读下一段、下一节、下一章。如此一来,大脑所承受的强度和压力就会大大减小,也就会缓解乃至消除我所谓的阻滞感。

最后,艰深阅读需要内部关注和外部关注的平衡。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会产生一些负面的生理反应。我自己的经验是,在一段时间的高度注意力集中之后,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体上。这样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身-心反应,例如心跳加速、大脑阻滞反应等等。

一般情况下,阅读当然需要不被打扰的环境。但对于艰深阅读,情况就不完全这样。高度集中注意力容易导致我称之为的“注意力的反身”,导致不必要的身体关注度和身体反应。

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除了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其他分散注意力的活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允许适当的外部干扰的存在。举一个例子,独自在房间阅读和在图书馆阅读同一本书,身体状态是相当不一样的。前者,外部干扰十分少,大脑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完全关注当前的文本;然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大脑可能会将部分注意力转向身体,而这导致不必要的身-心反应。后者,外部的背景性的干扰是持续且稳定存在的,大脑需要对外界保留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这种情况下,就不是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反身的情况。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独自阅读。在公共场合,由于我会产生对外界的过度注意力,并怀有“外界正高度关注我”的背景意识,而陷入紧张状态。当然,在独自阅读的场合,由于外部干扰的消失,我必须努力克服高度集中注意力导致的注意力反身。

我的经验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的外部干扰和不定时的放松,有助于防止和解决注意力反身的问题。比如,在非常安静的房间独自阅读时,楼下的车辆引擎声,反倒会因为短暂地吸引注意力,而让大脑获得短暂的放松,从而将大脑注意力反身的方向向外拉扯,以获得某种平衡。

还有就是,在艰深阅读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每一段阅读的时长,尽量把比如说半天的阅读时间切割成小块时间,在每个间隙放松身心。所以,我还是建议读艰深著作的人身边有个手机😄

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不过我相信,假如一个人进行艰深阅读活动,多少会有一些身体反应问题,这与某些未知的生理规律有关。我提出这些,希望对一些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帮助。

6.结语

我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阅读经典外文文本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对于经典外文文本(包括中文文本),要做好花费足够时间成本的准备,在对一本书上花费更多时间读懂和在许多本书上花费更多时间而读不太懂之间,我选择第一种策略。

第二,为了读懂,保持耐心是第一要义。为此要尽可能把文本的开头读懂,或者说前两章读懂,可能需要经过两到三遍的阅读,才能继续推进。可能还需要先进行译本阅读,以帮助扫除语言障碍,之后进行知识性阅读。再有就是,要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进行学术阅读,而不是在文本中散乱的圈画“重点”“金句”,寻找内心回响。最后就是,要能把读、想、写结合起来。

第三,特别要注意,艰深阅读是一种特别艰苦的身体活动,会引发各种身体反应。典型的反应是烦恼的阻滞反应:大脑感觉无法推进阅读,甚至无法阅读简单的文本,甚至伴有头疼、头昏、脑胀等生理反应。

主要的原因在于,耐心不足。在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持续阅读,大脑持续处理难以处理的刺激(阅读材料也是一种刺激),极强的压力引发疲劳反应。如果能够保持耐心,步步为营,那么情况就会得到改善。

最后就是,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大脑活动中,可能会引发注意力反身,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身-心反应。为了平衡大脑对内对外注意力的平衡,要求的阅读环境既然能够足够安静,又要允许适当的外部干扰。总之,要意识到高强度脑力劳动产生的身体反应是阅读活动的重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