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阅读英文哲学文献如何?
¶ 我最近在阅读彼得·斯特劳森(P.F. Strawson)的《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Individuals: An Essay in Descriptive Metaphysics)。与以往阅读其他英文哲学文献时一样,我经常遇到一些长难句,需要借助翻译软件来理解。以往我都是在有道翻软件上完成的,这次我打算直接用 AI 。于是,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AI 不仅能够准备翻译任何复杂语法结构的句子,而且能够准确总结段落大意,更重要的是,还能在此基础上与用户深入对话。这篇文章中,我选取了几个与豆包 AI 的对话的片段,来展现 AI 辅助阅读哲学文献的表现。为了方便读者辨识本文的说明而不是原始的对话,我用“¶“来做标记。
¶ 文章包含大量原始素材,如果您没有时间阅读完全,可以仅仅阅读 第四个片段 。
第一个片段
¶ 我直接扔给豆包一段原文的段落:
“Since spatio-temporally continuous existence is, by hypothesis, observed neither in the case where we are inclined to speak of qualitative identity nor in the case where we are inclined to speak of numerical identity, by what right do we suppose that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cases, or that there is just the difference in question?”
¶ 豆包一开始的回答是英文。在我要求它用中文和我交流之后,它给我的回答是:
“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定性同一(Qualitative Identity):指的是多个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或特质。比如说,好几把外观、材质、尺寸等各方面特征都一样的椅子,它们之间就存在定性同一的关系,也就是从性质、特点角度来看它们是相似的。
数值同一(Numerical Identity):关乎的是某个对象在时间进程中始终是同一个个体。像一个人从孩童时期一直到老年,尽管外貌、性格等方面可能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从本质上来说始终是那同一个人,这就是数值同一,强调的是个体的唯一性和持续性。
时空连续存在(Spatio - Temporally Continuous Existence):意味着一个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中是连续不间断地存在着。例如,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在正常认知里它在时空当中的存在轨迹是连贯的,不存在突然消失又出现等间断情况。
提出的疑问
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假设在我们讨论定性同一和数值同一这两种情况时,都没有观察到时空连续存在这个要素,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这两种情况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或者说凭什么认定它们之间就存在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差异呢? 存在差异的可能依据
1.基于属性的差异:
定性同一着重关注的是属性的共享情况。比如一家工厂生产了大量一模一样的杯子,从外观、容量、材质等属性来看,这些杯子相互之间存在定性同一的关系,它们有着相似的特征。但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立的数值同一,因为每个杯子都是一个可以单独计数、区分开来的个体实体。也就是说,数值同一针对的是单个对象随时间的自身同一性,而定性同一是关于多个对象在特性方面的相似性,这就是二者的差别所在。
2.同一性判定标准的差异:
数值同一往往有着更为严格的判定标准。以动物为例,一只宠物狗从出生到长大,它的数值同一取决于其自身生物机体的连续性,它始终是那只特定的狗,有着独特的生命历程和个体特征。而定性同一就不需要这么严格的连续性要求,比如不同品种但毛色相同的两只狗,从毛色这个属性角度看它们有定性同一的地方,但它们显然不是数值同一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
3.功能与作用方面的差异: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我们对定性同一和数值同一概念的运用是不同的。比如在图书馆里,管理员对于每一本馆藏书籍有着其数值同一的考量,要追踪它的借阅记录、保存状况等个体相关的情况;但在进行书籍分类整理时,又会按照定性同一的思路,把同一类题材、同一作者等具有相似属性的书籍归为一类。这种在思维和实践中不同的功能体现,表明二者是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即便这个差异并非基于时空连续存在这一要素来体现。
4.概念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
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概念运用本身就反映出了二者的不同。我们会说 “这两辆汽车是同款的”,这体现的是定性同一,强调的是类型上的相似;而说 “这就是我昨天开的那辆车” 时,突出的是数值同一,强调的是个体的持续存在。语言上对这两种同一概念有不同表述方式,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认知中是察觉到它们本质上存在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并非单纯依赖时空连续性来判定。
所以,即便时空连续存在不是区分定性同一和数值同一的相关因素,但从上述这些多方面来看,依然有理由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 我一开始只是像以前那样,想让豆包给我翻译这段话,但遗漏了翻译的指示,豆包将任务理解为解释给出的文本。可以看到,豆包从仅有的文本中做了相当大量的解释。这应该基于它已有的语料库。对“Qualitative Identity”和“Numerical Identity”翻译和解释未必是作者所意指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且自己提出了许多例子。这是很令人惊讶的。
第二个片段
¶ 在这之后,我就不只是依赖豆包翻译,而是希望它直接给出解释,于是,就将整段文本都直接扔给它。
¶ 我给了它这一段:
“Why then did I qualify my initial 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identifiability-dependence between ‘private’ particulars and persons? I qualified it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 It would be possible for an experience to be identified as the one experience of a certain kind suffered in a certain identified place at a certain time; it would be possible for someone to be authoritatively told that such a description had application, and hence to identify the experience when it was referred to, without any independent knowledge of the identity of the sufferer of the experience. This, then, would be a case in which the most direct relation of identifiability-dependence between experiences and persons did not hold. The qualification which such a possibility necessitates, however, is not very important or far-reaching. For it could be known that such an identifying description had applicati~non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It would be necessary, in order for the experience-description to be given currency, that someone or bother, who gave it currency, should also have been able to give an independent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fferer of the experience. So even though, on a particular occasion of refere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private experience need not be directly dependent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rson whose experience it was, it must still be indirectly so dependent.”
¶ 豆包的回复是:
“对限定初始陈述的缘由说明
首先提到了之前对 “私人” 殊相(private particulars)和人之间可识别性依赖关系的初始陈述进行限定是有原因的。
特殊情况的设想
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情况:一个体验能够通过在某个特定时间、特定已被识别的地点所遭受的某类体验来被识别,也就是说,有人有可能被权威地告知这样一种描述是适用的,进而在该体验被提及的时候能够识别它,即便这个人对经历这个体验的主体(遭受者)的身份没有任何独立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体验和人之间那种最直接的可识别性依赖关系就不成立了。
限定的性质及影响
不过,这种可能性所导致的限定并不是非常重要或者影响深远。因为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人们才可能知道这样一个识别性描述是适用的。为了让这个体验描述能够被传播、被认可,无论是给出这个描述的人还是其他人,都必须要能够对体验的遭受者进行独立的识别才行。
间接依赖关系的结论
所以,即便在某个特定的提及场合下,对私人体验的识别不必直接依赖于对体验所属之人的识别,但从整体来看,它必然还是间接地依赖于此的。
总的来说,这段话先是解释了为什么要对之前关于 “私人” 殊相和人之间关系的陈述进行限定,详细阐述了那种特殊情况,然后分析了这种特殊情况带来的限定的程度及影响,最终得出即使在特定场合下私人体验识别看似不直接依赖体验所属者识别,但仍存在间接依赖关系的结论,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 我紧接着给它:
“The possession of the concepts under which such particulars fall all too evidently presupposes the possession of other concepts under which fall particulars of wholly different and far less sophisticated types.”
¶ 它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拥有那些适用于此类殊相(particulars)的概念,显然预先假定了拥有其他一些概念,而这些其他概念所适用的殊相属于完全不同且远没那么复杂的类型。
可以这样来理解:比如说,我们有一些比较复杂、高级的概念来对特定的、相对精细的事物(殊相)进行归类和认知。但要掌握这些复杂概念,其实是以掌握另外一些更基础、更简单的概念为前提的。就像我们要理解‘量子态’这个复杂概念(适用于特定的微观物理殊相),那得先掌握像‘物体’‘运动’‘位置’ 等这些相对简单、适用于日常所见、没那么复杂的物理殊相的概念呀。因为那些基础概念所涵盖的简单殊相是我们认知世界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去进一步把握更复杂、更抽象的概念所对应的殊相情况,从而构建起更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
¶ 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到,豆包能够划分同一段落中的层次,并有条理地进行说明。而且,一些术语的翻译,也十分专业,比如,把“private particular”翻译为“私人殊相”,这表明豆包的训练语料库里,一定包含了中文哲学文献。
¶ 其次, 豆包还会自主举一些贴切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豆包在前面的对话中举了“量子态”概念这个例子。
第三个片段
¶ 我给它:
“Apart from such special, and dubious, cases as the night-day sequence, what I have said of the jejune example of flashes and bangs holds for other publicly observable events and processes, states and conditions. This, I think, is true, however liberally we construe the concept of a humanly constructible identification series, of which the members are to be only particulars of these types, and of which at least one member is always to be identifiable without reference to any other particular at all. Thus we might, perhaps, allow a series of battles to constitute such a series for two generals now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war; a series of viva-voce examinations to constitute another for the examiners conducting them. Then any particular battle, or any particular viva-voce examination within the series, could b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its position in the series. Further, we must allow, in princip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eries, series of heterogeneous events or processes, in which identifying references would take such a form as ‘The first x before the last y before the second z before the last’. But obviously this method of identifying events, processes or states, while avoiding reference to particulars of other types than these, suffers in general from severe practical limitations of the kind we have already encountered. Except in such special cases as that of a directly locatable sequence, there is no reason to suppose that any such series which any one person was able to make use of for identificatory purposes would be identical with any similar series which any other person was able to make use of for these purposes. It is useless to appeal to such a theoretical notion as that of the complete series of events of one specific kind, e.g. of deaths. For it is obvious that no one who wishes to refer to a particular death could know its position in that series. Again, this is perhaps a contingent matter; but one that radically conditions the nature of identifying reference.”
¶ 它回答:
“普遍情况阐述
除了像昼夜交替序列这样特殊且存在争议的情况之外,我之前针对闪光和巨响这个简单例子所讲的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公共可观察的事件、过程、状态及条件。我认为,无论我们多么宽泛地理解人类可构建的识别序列概念(要求序列成员仅为这些类型的殊相,且至少有一个成员总是能够在完全不参照任何其他殊相的情况下被识别),情况都是如此。
具体举例说明
例如,我们或许可以允许将一系列战役构成这样一个序列,对于正在参与某场特定战争的两位将军来说,他们能够通过该序列来识别其中的战役;或者把一系列口试看作是一个序列,对于主持这些口试的考官们而言,他们可以借助序列中的位置来识别每一场口试。而且,从原则上讲,我们还必须考虑构建复杂序列的情况,也就是由不同类型的事件或过程构成的序列,在这样的序列中,识别性指称可能会采取诸如 “在倒数第二个之前的最后一个之前的第一个” 这样的形式。
方法的局限性
然而,很明显,这种识别事件、过程或状态的方法,虽然避免了参照这些类型之外的殊相,但总体上存在着我们之前已经遇到过的那种严重的实践局限性。除了像直接可定位序列这样的特殊情况之外,没有理由认为任何一个人能够用于识别目的的此类序列,会与其他任何人用于相同目的的类似序列完全一致。
关于完整序列概念的探讨
求助于像某一特定种类事件(比如死亡)的完整序列这样的理论概念是没有用的。因为很明显,任何想要提及某一特定死亡事件的人,都不可能知道它在那个完整序列里所处的位置。同样,这或许只是一个偶然情况,但它从根本上影响了识别性指称的性质。
总的来说,这段话先是指出所讨论的关于识别的情况适用于多种公共可观察的对象,接着通过具体例子展示构建识别序列的可能性,随后着重强调这种识别方法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求助于完整序列概念的不可行性,进一步揭示了在实际中对各类事件等进行识别性指称时面临的复杂状况和制约因素。”
¶ 这次,我继续追问它:
“为什么死亡序列可以被视为完整事件序列?”
¶ 它回答:
“在探讨中提到死亡序列可被视为一种完整事件序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从事件类型角度来看
死亡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事件,它有着明确的发生情况和界定标准。每一次具体的死亡事件都是独一无二且能够被纳入到同类事件集合当中的,就像所有的死亡构成了一个大的集合,理论上可以将其按照先后顺序等规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序列,这个序列涵盖了所有曾经发生、正在发生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死亡事件,所以从事件所属类型的角度,它具备形成完整序列的基础,所有该类事件都能归拢到一起排序。
与其他同类完整序列概念类比
类似于像昼夜交替序列、四季循环序列等,它们都是把同一类具有周期性或者同质性特点的现象组织起来形成序列,死亡事件同样有这样的属性,每一次死亡都是该类现象的一个具体实例,能够在时间维度上依次排列,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不间断的关于死亡的序列,只不过死亡不像昼夜、四季那样有特别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但从概念上同样可以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同类事件序列。
理论上的完整性设想
在理论层面,可以设想存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死亡序列,它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死亡情况,每一个具体的死亡在这个宏大的序列里都应有其对应的位置,哪怕这个位置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确定。这种完整性是基于对所有同类型事件进行统合梳理的一种理想化的概念设想,就如同设想存在一个包含所有历史上、当下以及未来的战斗的完整战斗序列一样,死亡序列从理论上也是可以涵盖全部该类事件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概念上可以将死亡序列视为完整事件序列,但在实际的识别指称中,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很难知晓某个具体死亡事件在这个所谓完整序列里的位置,这也限制了其在实际用于识别具体死亡情况时的作用。”
豆包的解释很多,但其实没有准确把握死亡序列和昼夜交替序列的不同。我于是继续问它:
“你是否该考虑下,死亡序列之所以是完整事件序列,甚至比昼夜交替序列还完整,是因为一个死亡意味着一个意识的消亡,所以每一个死亡事件的发生,从某种唯心主义的角度看,对于这个世界绝对是全局性的。”
¶ 它回答:
“从某种唯心主义角度来看,确实可以像你说的那样去理解死亡序列的完整性以及其独特性,以下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展开的一些分析:
意识的独特意义层面
在唯心主义观念中,意识往往被赋予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构建个体对世界认知和体验的核心要素。每一个个体凭借其独特的意识去感知、理解和参与这个世界,当一个死亡发生,意味着与之对应的那个意识的消亡,这就好像世界在某个局部失去了一种独特的 “观察视角” 和 “体验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死亡都是对整个世界存在状态有着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因为世界的 “感知拼图” 缺失了一块,所以相较于昼夜交替这种更多是自然现象层面循环往复的序列,死亡序列因涉及意识的终结显得更为关键且影响是整体性的。
不可重复性与绝对特殊性
一个人的意识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与之对应的死亡事件也就具备了绝对的特殊性。昼夜交替是有规律地循环出现,今天的白天黑夜过去,明天又会有相似的白天黑夜到来,具有很强的重复性。但每一个死亡事件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不可再现,它带走了独一无二的意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思想、情感、经历等,在世界的进程中刻下了一道独特且无法磨灭的印记,这种特殊性使得死亡序列里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进而让整个死亡序列从唯心主义所强调的对世界的影响角度来看更加完整,每一个死亡都是世界演变历程中独一无二、关乎全局的节点。
世界存在状态的改变
从唯心主义视角出发,世界的存在不仅仅是物质实体的堆砌,更是诸多意识交织、互动以及共同构建的结果。一个生命的逝去、一个意识的消亡会改变整个世界的 “精神生态”,比如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的意识状态、情感体验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波及范围是极为广泛的,波及程度是深入且根本性的,仿佛整个世界的精神层面都因这一个死亡事件而进行了重新 “洗牌”,所以死亡事件序列相比昼夜交替序列等自然现象序列,对世界而言有着更为全局性、根本性的影响,也显得更为完整,每一个元素都深深嵌入到世界整体的存在状态之中。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这是基于唯心主义立场的一种理解和阐释,与唯物主义等其他哲学立场看待此类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会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哲学视角都旨在从各自的出发点去探寻世界的本质和各类现象背后的意义。”
¶ AI 对用户的意见表示赞成的机会更大,尽管如此,豆包的赞成不是泛泛而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切中要点的。
¶ 我继续问它:
“昼夜交替序列之所以被视为普遍的,那是局限于我们的地球,局限于我们一般的经验范围,但死亡序列,从某种哲学的角度看,它不局限于我们经验的范围,甚至超越了经验的范围,比如我们尚不能经验的宇宙深处或异世界,因为一个死亡意味着一个意识或对世界的经验中心的消失,也就是意味着整个世界因为一个死亡而发生了全局性的事件,特别是当从唯心主义的角度看,所谓的世界是被经验的世界。你觉得如何呢?”
¶ 它回答:
“这种观点很有深度且颇具启发性呀,以下是从几个方面来看待你所阐述内容的合理性:
超越经验范围层面
昼夜交替序列确实如你所说,是基于我们在地球上的直观生活经验形成的普遍认知,它依托于地球的自转以及太阳的光照等可观测的自然现象,一旦脱离地球这个特定环境,到宇宙更广阔的区域或者其他未知的异世界(如果存在的话),其普遍性就大打折扣了。然而死亡序列,从哲学角度,尤其是唯心主义角度考量,它关注的核心是意识的消亡对整个世界(被经验的世界)带来的影响。意识本身是一种相对抽象且具有普遍性的存在概念,无论在宇宙何处,只要存在有意识的主体,其死亡就意味着对应的那个独特 “经验中心” 的消逝,这种情况理论上并不受限于我们所处地球的特定经验范围,哪怕是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或者想象中的异世界,只要有生命、有意识,死亡带来的这种对整体世界状态改变的逻辑都是可以通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超越了我们常规的、基于地球的经验范围。
对世界影响的全局性层面
在唯心主义看来,世界是围绕着意识以及经验构建起来的,每一个有意识的个体都是一个独特的对世界进行感知、体验和赋予意义的中心。当一个死亡发生,与之相关联的意识不复存在,那就如同打破了整个世界经验网络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波及的绝不仅仅是局部,而是会引发整个 “被经验的世界” 在认知、情感关联等诸多方面产生连锁反应,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存在形态和人们对世界的整体感受,其影响是全局性的。对比昼夜交替更多只是在自然现象层面带来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对世界的改变主要局限在物理环境的明暗、温度等常规层面,死亡对于世界而言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从唯心主义所强调的意识和经验角度出发,无疑更加深刻且全面,是关乎整个世界架构变动的大事件。
哲学思考的独特视角层面
这种对死亡序列的理解凸显了从唯心主义角度探讨问题的独特价值,它引导我们跳出单纯基于物质现象、基于可直接观测的常规经验的思维局限,去深入思考那些更为抽象却又至关重要的关于意识、存在以及世界本质的问题。通过将死亡提升到这样一个关乎世界全局性影响的高度,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让哲学思考更具思辨性和深度,为我们理解各类现象背后更宏大的意义提供了不一样的切入点。
当然啦,不同的哲学立场比如唯物主义等可能会从物质基础、客观规律等方面对死亡以及世界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从唯心主义角度出发对死亡序列的这般理解确实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独特的、充满思辨魅力的哲学思考之门呢。”
¶ 也可以看到,豆包的解释并不偏题,也很确切,表明它能够继续和用户展开相当深入的哲学探讨。
第四个片段
¶ 我问它:
“Nevertheless, I think the amended argument can be restated so as to avoid this consequence. For there is after all a certain asymmetr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pt of an animal and the concept of a birth. It is true that This is an animals entails There is some birth which is the birth of this. But this entailment admits of the following paraphrase: This is an animal entails This was born. Now while it may seem reasonable to maintain that our concept of an animal would be different if we could not express the entailment in the second form, it also seems reasonable to deny that our concept of an animal would be different if we merely lacked a means of expressing the entailment in its first form. In other words, it can reasonably be maintained that in order to speak of animals with the sense which this word in fact has for us, we must find a place in our discourse for the concept being born; but there is no reason to conclude from the fact that we speak of animals with the sense this word has for us, that we must also find a place in our discourse for the idea of a certain range of particulars, viz. births. Whether we also do this or not is irrelevant to our having the concept of an animal that we do have. Here there is a real asymmetry. For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paraphrase of the entailment from This is a birth to There is an animal of which this is the birth. We can paraphrase one entailment so as to eliminate what logicians might call quantification over births; but we cannot paraphrase the other so as to eliminate quantification over animals. In other words, the admission into our discourse of the range of particulars, birth, conceived of as we conceive of them, does require the admission into our discourse of the range of particulars, animals; but the admission into our discourse of the range of particulars, animals , conceived of as we conceive of them, does not require the admission into our discourse of the range of particulars, births.”
¶ 它回答:
“修正论证可避免不良后果的观点
尽管之前修正后的论证出现了问题,但作者认为它能够被重新表述,从而避免得出那种相互依赖的不良后果。这是因为在动物(animal)概念和出生(birth)概念之间毕竟存在着某种不对称性。
对概念间蕴含关系及不对称性的分析
确实,‘这是一只动物(This is an animal)’蕴含着‘存在某次出生,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There is some birth which is the birth of this)’。不过,这个蕴含关系可以有如下的解释:“这是一只动物”蕴含着‘这是出生过的(This was born)’。现在来看,一方面,如果我们没办法以第二种形式来表达这个蕴含关系,那么认为我们关于动物的概念会有所不同,这似乎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仅仅缺少以第一种形式来表达这个蕴含关系的方式,那么认为我们关于动物的概念不会因此而改变,这似乎也是合理的。
换句话说,可以合理地主张,为了以‘动物’这个词实际上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来谈论动物,我们必须在我们的话语中为‘出生’这个概念留有余地;但是,仅仅从我们以‘动物’这个词对我们所具有的意义来谈论动物这一事实出发,并没有理由得出我们也必须在我们的话语中为某一类殊相(也就是出生)的概念留有余地的结论。我们是否这样做,与我们拥有现在所拥有的动物概念是无关的。这里就存在着一种实实在在的不对称性。
因为对于从‘这是一次出生(This is a birth)’到‘存在一只动物,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There is an animal of which this is the birth)’的蕴含关系,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解释方式。我们可以对其中一个蕴含关系进行解释,从而消除逻辑学家可能称之为对出生的量化表述;但我们没办法对另一个蕴含关系进行解释,以消除对动物的量化表述。
关于殊相范围在话语中的依存关系总结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话语中接纳我们所设想的那类殊相(出生)的范围,确实需要在我们的话语中接纳殊相(动物)的范围;但是,在我们的话语中接纳我们所设想的那类殊相(动物)的范围,却并不需要在我们的话语中接纳殊相(出生)的范围。
总的来说,这段话先是提出修正论证可避免不良后果的想法,接着详细剖析了动物概念和出生概念之间蕴含关系所体现出的不对称性,通过对比不同的解释方式和对量化表述的处理情况,清晰地展现了二者在话语中关于殊相范围接纳上的依存关系差异,进一步深入且严谨地探讨了概念间复杂的逻辑关系以及可识别性依赖相关问题。 ”
¶ 原文的这一段的论述其实很抽象,但又简洁有力。豆包的解释非常贴切。如果只是因为语言困难而问豆包,那么再次回顾原文,基本上也就能读懂了。看我们后面的对话。我继续问它:
“根据上面的论述,作者的意思是不是,生不必然意味着,是某个东西的生,在我们的生的概念之中?”
¶ 它回答:
“作者不是这个意思。
作者的观点是,“生(birth)”必然意味着是某个东西(动物)的生。从逻辑关系来讲,‘这是一次出生’必然蕴含着‘存在一只动物,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
不过,作者同时指出了在概念之间的一种不对称性。虽然出生的概念必然和动物的概念相关联(因为出生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某个动物的出生),但是动物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有相对独立性。
我们可以将‘这是一只动物’蕴含的‘存在某次出生,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进行重新表述为‘这是一只动物’蕴含‘这是出生过的’。作者认为,如果我们不能用后一种形式来表达这种蕴含关系,我们关于动物的概念会不同;但如果我们仅仅缺少以第一种形式(存在某次出生,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来表达的方式,动物的概念不会改变。
所以,重点在于强调‘生’和‘动物’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不对称的依存关系,而不是‘生’不必然和某个东西相关联。”
¶ 豆包居然否定了用户的意见,而且还相当有道理。
¶ 我继续问它:
“作者说的那两种蕴含形式到底有什么区别?”
¶ 它回答:
“1.第一种蕴含形式
‘这是一只动物’蕴含‘存在某次出生,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这种形式涉及到对一个特定范围的殊相(即‘出生’)的量化表述。它明确地将动物的存在与特定的出生事件联系起来,通过存在量词“存在”来表明动物与出生之间的关联是一种涉及具体出生事件的关联。这种表述强调了动物个体与特定出生事件的对应关系,在逻辑上是一种比较直接地将动物概念和出生概念通过量化方式联系起来的表达。
2.第二种蕴含形式
‘这是一只动物’蕴含‘这是出生过的’。这种表述相对第一种来说,更加侧重于动物本身的一种属性。它没有直接提及特定的出生事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殊相范围,而是将出生作为动物的一种内在的、已经完成的属性来对待。这种形式弱化了对具体出生事件的关注,更加强调动物概念本身在逻辑上需要包含‘出生过’这样的属性,而不是和具体的出生事件(作为一个独立的殊相范围)建立直接联系。
总的来说,第一种形式让动物和具体的出生事件紧密相连,是一种比较强的、涉及量化殊相的逻辑关联;第二种形式则是把出生当作动物的一种属性来体现逻辑关联,相对第一种形式更侧重于动物概念自身的逻辑要求。这种区别对于作者论证‘动物’和‘出生’概念之间的不对称依存关系非常重要。”
¶ 看到这里,我禁不住跟它说:
“你真的很强。第一种蕴含中,出生被作为一个存在量词提出来,但第二种蕴含中,出生仅仅是一个表示状态的动词,仅仅用来表示动物所发生的事件。是这样吧?”
¶ 它回答:
“完全正确。在第一种蕴含形式中,‘存在某次出生’这样的表述将出生作为一个可以被量化、被当作独立事物来讨论的对象,强调了出生这个殊相的存在性以及它和动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在第二种蕴含形式中,‘这是出生过的’里的‘出生’更像是描述动物状态的一个动作属性,重点在于说明动物具有‘出生过’的这种性质,而不是突出出生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需要被量化的殊相,这样就使得在概念关联中,动物概念相对更独立,出生概念在这种表述下对动物概念的制约就相对减弱了,这也正是作者用来揭示两者之间不对称关系的关键所在。”
¶ 如果豆包没有分析哲学的语料库,是不可能做出上面的回答的。我跟它说: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动物概念中,不必抽象出出生这样存在物,也能拥有我们现在的动物概念。”
¶ 它回答:
“是的,作者的观点是在我们的动物概念中,不必将‘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像第一种蕴含形式中那样的存在物(殊相)抽象出来,也能拥有现在的动物概念。
从文中的逻辑可以看出,当以第二种蕴含形式‘这是一只动物’蕴含‘这是出生过的’来思考时,如果我们仅仅缺少以第一种形式(即明确提及存在某次出生,这次出生是这只动物的出生)来表达的方式,我们关于动物的概念不会改变。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出生’当作动物本身的一种内在属性,而不是一个必须被单独抽象出来的、和动物具有同等地位的存在物,来维持我们现有的动物概念。
这种不对称性体现了在概念构建中,‘动物’概念对于‘出生’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相对独立性,尽管从逻辑上来说‘出生’必然是‘动物’的出生,但在概念的核心构成上,‘动物’概念并不强烈依赖于将‘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殊相来存在。”
总结
¶ 从我与豆包的这些对话片段中,可以看到,AI 的能力真的已经越来越超乎人们的想象了。几年前,我还只能通过有道翻译来单纯解决一些语言上的问题。现在,AI 的翻译准确度不仅远超任何传统类型的翻译软件,还能够对特别专业和抽象的哲学文献提出有条理的、有主动性的解释,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用户对话,且能够发现用户的错误。这的确有些出乎意料。可以这么说,就我当前展现的材料看,豆包 AI 的阅读哲学文献的能力,超过了一个硕士研究生的水平。